GNS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目前已基本取代了地基无线电导航、传统大地测量和天文测量导航定位技术,并推动了大地测量与导航定位领域的全新发展。当今,GNSS系统不仅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体现现代化大国地位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和经济体都在竞相发展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2007年4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北斗卫星,标志着世界上第4个GNSS系统进入实质性的运作阶段,估到2020年前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4大GNSS系统将建成或完成现代化改造。除了上述4大全球系统外,还包括区域系统和增强系统,其中区域系统有日本的QZSS和印度的IRNSS,增强系统有美国的WAAS、日本的MSAS、欧盟的EGNOS、印度的GAGAN以及尼日尼亚的NIG-GOMSAT-1等。未来几年,卫星导航系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用户将面临4大全球系统近百颗导航卫星并存且相互兼容的局面。丰富的导航信息可以提高卫星导航用户的可用性、精确性、完备 性以及可靠性,但与此同时也得面对频率资源竞争、卫星导航市场竞争、时间频率主导权竞争以及兼容和互操作 争论等诸多问题 [1] 。
GPS
GPS是在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现今,GPS共有 在轨 工作卫星31 颗,其中GPS-2A卫星10颗,GPS-2R卫星12颗,经现代化改进的带M码 信号的GPS-2R-M和GPS-2F卫星共9颗。根据GPS现代化计划,2011年美国推进了GPS更新换代进程。GPS-2F卫星是第二代 GPS向第三代GPS过渡的最后一种型号,将进一步使GPS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无线通信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无论是在各方面的安全监控和维护,无线通信(GSM)和DGPS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GSM的无线通信网络覆盖一个大范围的数据已被破坏,很好用的便当,成本低。单独的GPS系统,GSM系统的车辆和人员通过无线卫星定位通信链路的移动电话用户完成车辆和人员的监控发送位置信息。 [2]
GLONASS
GLONASS是由原苏联国防部独立研制和控制的第二代军用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是继GPS后的第二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系统由卫星、地面测控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系统由21颗工作星和3 颗备份星组成,分布于3 个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面有8 颗卫星,轨道高度1万9000公里,运行周期11小时15分。GLONASS系统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1984年发射首颗卫星入轨。但由于航天拨款不足,该系统部分卫星一度老化,最严重曾只剩6颗卫星运行, 2003年12月,由俄国应用力学科研生产联合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卫星交付联邦航天局和国防部试用,为2008年全面更新Glonass系统作准备。在技术方面,GLONASS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比GPS要好,但其单点定位精确度不及GPS系统。2004年,印度和俄罗斯签署了《关于和平利用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长期合作协议》,正式加入了GLONASS系统,计划联合发射18颗导航卫星。项目从1976年开始运作,1995年整个系统建成运行。随着苏联解体,GLONASS系统也无以为继,到2002年4月,该系统只剩下8颗卫星可以运行。2001年8月起,俄罗斯在经济复苏后开始计划恢复并进行GLONASS现代化建设工作GLONASS导航星座历经10年瘫痪之后终于在2011年底恢复全系统的运行。2006年12月25日,俄罗斯用质子-K运载火箭发射了3颗GLONASS-M卫星,使格洛纳斯系统的卫星数量达到17颗 [1] 。
GALILEO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GALILEO)是由欧盟研制和建立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该计划于1992年2月由欧洲委员会公布,并和欧空局共同负责。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其中27颗工作星,3颗备份星。卫星轨道高度为 23616km,位于3个倾角为56°的轨道平面内。2012年10月,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二批两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太空中已有的4颗正式的伽利略卫星,可以组成网络,初步实现地面精确定位的功能GALILEO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民用的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投入运行后,全球的用户将使用多制式的接收机,获得更多的导航定位卫星的信号,这将无形中极大地提高导航定位的精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是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分为两代,即北斗一代和北斗二代系统。我国上世纪80年代决定建设北斗系统,2003年,北斗卫星导航验证系统建成。该系统由4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GPS存在三部分的误差:
第二部分是传播延迟误差,该误差大部分也可以消除,主要取决于基准接收机和用户接收机的距离;
第三部分是所有GPS接收机固有的误差,例如通道延迟、多径效应、内部噪声等,该误差无法消除;